2017年,中國的地產行業爆火,很多大城市、小城市的房價一騎絕塵、直入天際,但是地產行業人反而產生了巨大的緊迫感,因為2018年全國各種限購紛紛出臺,雖然基本沒有影響到全國的房價,但是國情如此,也不用過多追究。
2017年,互聯網上、微信上、朋友圈里,各種渠道都成為了房地產營銷的戰場,首付優惠、貸款優惠、面積贈送、內部團購、降價促銷,各種各樣真的、假的的營銷宣傳撲面而來。
近期,各個大V、經濟學家、房產專家紛紛進場,有的說房產要涼涼,有的說十年后房價如蔥,有的說年底是最后的上車機會,有的說房價會在國家的調控下穩中有升,有的說國家不可能讓房價下跌。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各類牛鬼蛇神紛紛進場,眾說紛紜。
其實,經過2016--2017年的國家大放水,之后房地產的銷售確實沒有那么容易了,所以之后房地產的品牌營銷策略會成為重中之重,很有可能會形成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米的情況。(大魚指的是大的房地產公司,小魚指的是中型房地產公司,蝦米指的是小型房地產公司),所以,之后房地產公司做好品牌營銷,打好廣告,才可以成為未來的大魚,而不是蝦米。